行必有路,路必有桥,作为“道路的咽喉”,桥梁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存在,一座座桥梁的建成,不但缩短了时间与距离,也慢慢变成了城市中一座座立体造型的艺术工程。
为了向外界更好地展示有“桥梁博物馆”之称的山城重庆的桥梁发展历程,重庆轨道交通现已累计对外发行了三套“桥都重庆”系列纪念票卡,2025年8月该系列第四期新票卡即将发行,这次又有哪两座桥梁为重庆的城市发展建设的历史长卷中,默默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面我们拭目以待。
渝澳大桥
象征重庆与澳门友谊的渝澳大桥于2001年年底建成通车,渝澳大桥全桥长1458.312米,主跨160米,跨径组合为96米+160米+96米,引桥为斜棱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单向4车道,桥型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与其相距约200米的是牛角沱嘉陵江大桥,被称“姊妹桥”。距其上游约30米处还有一座牛角沱轨道专用桥,是重庆第一座运营的跨江轨道桥。它们共同连接着江北区和渝中区,是重庆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通道。
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只需将这三座桥共同纳入镜头,便能捕捉到8D山城层次分明、立体交通的壮观景象。
鹅公岩大桥及鹅公岩轨道大桥
鹅公岩大桥是世界上首例架空索道空中吊运安装钢箱梁的悬索桥,建成于2000年,获得建设部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该桥主跨600米,主塔高163.9米,跨径布置为211米+600米+211米。
因主缆索股架设在国内首次采用施工索道牵引新工艺,鹅公岩大桥创造了国内主缆架设无破、断丝纪录。根据河道水位变幅大、水流紊乱等特点,鹅公岩大桥创造了世界上首例架空索道空中吊运安装钢箱梁的新技术;在砂岩和泥岩互层的软质岩上建造无齿加锚桩的隧道式锚碇的新技术。
受地形限制,无法采用传统缆载吊机架梁,而采用了大跨度索道安装节段钢箱梁及其施工控制新技术;开发研制了200t阻尼装置成功用于大桥,提高了悬索桥动力性能;采用热铸锚与冷铸锚混合式吊索体系;钢箱制造采用无余量切割和无马拼装新技术。
而距离鹅公岩大桥上游约45米处的鹅公岩轨道大桥建成于2019年,曾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鹅公岩轨道大桥主跨为600米,其跨度在世界轨道交通专业悬索大桥中居前列。该桥所采用“先斜拉、后悬索”方式建造超大自锚式悬索桥在世界上为首次,施工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非常高。
鹅公岩大桥与鹅公岩轨道大桥的建成连接了九龙坡区和南岸区,为大家的日常出行带来了便利。同时,在许多摄影爱好者的眼里,余晖下行驶的轨道交通2号线列车与鹅公岩大桥与鹅公岩轨道大桥交织在一起的画面,不仅展示了山城重庆独特的立体城市结构,更是生动呈现了充满生活气息的山城交通日常。
关于票卡的购买
此次发行的“桥都重庆”系列纪念票卡将于8月29日在重庆轨道游客服务中心暨李子坝文创主题馆正式上线,票卡共计2张,售价60元/套,每张票卡可乘坐轨道交通1次,有效期至2027年8月31日,感兴趣的市民乘客可前往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