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空调卫士” 守护乘客出行清凉
企业资讯 2025-08-22
“以前等车像蒸桑拿,现在站台凉快得多了!”近日,在2号线临江门站,乘客王女士对改造后的候车环境连连称赞。这场让市民广泛认可的转变,源于运营二分公司历时三年推进的“清凉革命”——通过技术创新与攻坚,成功破解较场口、临江门、大坪等地下车站以及曾家岩隧道的空调系统升级难题,极大改善了乘客的出行体验。
此次改造面临三大难点,首当其冲的是与时间赛跑。由于施工不能影响2号线正常运营,工程团队必须在“不停运、不停站”的前提下作业,所有工作只能在夜间有限的3至5个小时进行。为此,团队制定出详细计划,将任务分解成以小时为节点,争分夺秒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其次是空间层面的局限。临江门站环控机房空间狭窄,新设备的安装难度大,加上原有空调系统部分设备与管线老化,改造工程需在不破坏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实施,犹如在“蜘蛛网”中穿针引线。面对挑战,团队从设计和设备两端入手,一方面运用激光测绘技术绘制精确线路图,确保施工准确无误;另一方面引入体积更小、制冷效率更高的磁悬浮新型空调设备,其体积比传统设备减小5%,制冷能力却提升10%以上。
历经三年的精细调试与优化,这场“地下清凉工程”最终交出暖心答卷:站台温度稳定维持在26—28℃的舒适范围,曾家岩隧道湿度显著降至50—60%,彻底告别以往“闷热”的乘车环境;乘客满意度也从原来的30%大幅提升至92%,有市民风趣地表示:“现在2号线地下站比山上还凉快!”
“我们改造的不仅是空调系统,更是对市民出行承诺的践行。”运营二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从深夜奋战中的汗水,到智能温控系统的精准调控,重庆轨道运营公司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服务温度,正是藏在每一个为乘客着想的细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