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防控疫情 共克时艰”

防控一线的维保班长

时间: 2020-03-12    

在运营四公司工务维保部5号线大石坝地铁工务综合工班,有一群青春活力的年轻人,其中一位被大家亲切称呼为“俊哥”的员工,虽然今年32岁,但有一张娃娃脸。“俊哥”在工班里既是一位技术老手,也是能谈心的好朋友,这样备受欢迎、值得信任的他,是这个工班的工班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得人心的“老”员工——吴俊。

吴俊所在的班组共有21人,主要负责钢轨探伤工作,观察轨道是否有裂痕并及时处理。对于他们来说,钢轨探伤仪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吴俊更是将它视如“珍宝”。如今疫情当前,保护工班员工的人身安全,做好各项设设备的清洁消毒工具,对吴俊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当班时,他提前到岗,第一个拿起装有消毒液的喷瓶对工班区域消毒,并仔细用酒精擦拭在轨行区使用过的设备;需要领取防“疫”物资的时候,他只身前往领取登记;工班员工有生活上的困难,他竭尽所能为他们解决生活所需……吴俊总是以身示范,思虑周全,只为给工班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干净的工作环境。

吴俊对钢轨探伤仪擦拭消毒

每天轨道交通运营结束后,便是地铁线路工的工作时间。一天夜里,吴俊和几名员工带着精密钢轨探伤仪器,开始了当晚的工作。吴俊带头走在前面,神情专注地盯着显示屏上跳跃的数据:钢轨波形图、波长、频率……同时,他专注测量钢轨上每一个点,对每一条轨缝进行探伤检查。已经检查了近3公里的钢轨,大家都准备收工了的时候,显示屏上突然出现了异常波形,吴俊和同事们顿时警觉起来,“这里是一处直线路,且在隧道里面,平常受气温变化影响不大,不应该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啊。”一名工友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我们还是把探伤车往回推100米,重新再检测一次。”另一位工友比较谨慎,提出了建议。重新检测后,屏幕仍提示钢轨波形异常。

此时已接近凌晨3点,大家已紧盯了近3小时的显示屏,双眼发胀,加上隧道内还得戴上口罩、踏着轨枕小步前行,已经很疲乏了。本次波形异常没有超限,对列车安全运行不会造成影响,按理说,可以第二天再继续诊断,也有员工提议明天再继续探伤,可吴俊还是选择了坚持。他说:“细节决定成败,我知道大家辛苦了几个小时后,都很疲累,但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处理,这才是我们这项工作的职责所在。”说完,吴俊蹲在钢轨旁,用指甲在轨面上划了几下,感觉到蹭手,又用钢板尺刮了一下,再借助手电的亮光,发现轨面有掉块现象。吴俊顺着轨面向侧边细看,原来还有侧磨。“这种磨损虽不严重,如不及时处理,就像人的手指甲一样,长了就会折断。同样,侧磨会引起钢轨掉块,掉块严重会发展成为钢轨的伤损,对行车安全有影响。”终于“解密”成功,吴俊舒缓了一口气,也抓紧向工友们解惑。“原来是这样!”在场员工恍然大悟,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其实还有大学问。大家纷纷配合吴俊记录完整数据,并通知线路维修人员及时进行轨道打磨处理,消除轨道安全隐患。

吴俊(左一)和工友们夜间轨道探伤

工班里,员工的平均年龄不到26岁,大部分都是年轻员工。疫情当前,吴俊不仅以身作则带领车间员工做好防“疫”和日常工作,还鼓励他们通过战“疫”锻炼自我,尽快成长起来,早日肩负起人生和岗位的重担。

考虑到工班里年轻人比较多,吴俊想,如果能在战“疫”中增强大家自主性和团结协作精神,那也是一件好事儿。于是,吴俊将疫情期间日常性工作细化、量化、包干到小组,让每个人都动起来。扫地、做清洁、消毒……看到身边人都动了起来,大家纷纷抢着干活,互相帮助。吴俊常说,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体现在业务能力上,还应该有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精神。在无菌的带领下,工班里员工都成长很快,短短时间就能独当一面。闲暇之余,吴俊常和员工们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困难,他就像一个大哥一样,用心照顾好工班里每一个人。

吴俊(右一)与工班员工谈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6年的工班长时光,吴俊不仅毫无保留地传授业务知识给工班员工,还和大家打成一片,成为可以随时交心的朋友。这一系列爱岗敬业、温暖人心的实际行动,鼓励轨道员工齐心协力,无惧疫情,继续为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障。

联系我们:crt@cqmetro.cn 邮编:401120 电话:023-68002222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 轨道交通大竹林综合基地

渝案号:渝ICP备2025067038号

渝畅行小程序

渝畅行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