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图片新闻
9月18日18时31分,轨道交通3号线金竹站1/2出入口安检机旁,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悄然发生——一名三岁女童在跟随家长进站时突然被异物卡喉,瞬间面色通红、无法发声,小手痛苦地抓向嘴角,身体微微颤抖,情况万分危急。
液检岗安检员周朝正第一时间察觉异常,凭借日常扎实的应急演练与处置经验,她迅速判断出女童正处于气道梗阻状态,毫不犹豫高声呼喊:“有孩子卡喉了!”几乎在同一时刻,引导岗刘颖立即响应、协同上前,值机岗安检员也同步使用对讲机向值班站长紧急汇报。
车站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周朝正稳稳托住女童,熟练采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刘颖则在旁严密观察、辅助配合。两人分工明确、动作默契,每一次按压都精准有力,每一秒都在与时间赛跑。
约10秒后,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咳嗽,卡在女童喉中的糖果终于脱落。孩子恢复呼吸,发出哭声,现场紧张的气氛终于缓和。值班站长迅速到位,对女童进行了检查,确认其呼吸恢复平稳,这场惊心动魄的极速救助才算正式画上句号。“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没有你们,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惊魂未定的家长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哽咽致谢。
从周朝正秒速识别的专业敏感,到刘颖默契无间的团队协作,再到各岗位第一时间联动的信息传递——整个救助过程花了20秒,海姆立克急救仅用时10秒,这是重庆轨道交通成千上万工作人员日常“百次训练”铸就“一次成功”的必然结果,更是“守护市民出行安全”使命的生动实践。
图/雷相嵩
每一天,每一站,都有无数如周朝正、刘颖一般的重庆轨道人,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守护。他们以专业能力筑牢安全底线,以温暖行动守护城市运转。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应急救助,更是重庆轨道交通献给这座城市最坚定、最可靠的承诺。
渝畅行小程序
渝畅行
微信
微博